最近,一位朋友在创业开台球厅,顺带想打造自己的品牌,问了我一个问题:台球商标注册属于几类?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其实涉及不少知识产权和商业规划的知识。正好最近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一批新的商标分类调整信息,也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说到台球,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斯诺克、八球、九球这些竞技项目,或者是下班后和朋友去球房放松一下。但随着台球运动在国内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它的商业化潜力。比如一些连锁台球俱乐部开始推出自有饮品、定制球杆,甚至开发App预约场地、组织赛事。这时候,品牌就变得重要了,而品牌的第一步,往往就是注册商标。
那么问题来了台球相关的商标到底该注册在哪一类?
根据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尼斯分类,商标是按类别来划分保护范围的。台球本身作为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它所涉及的商品和服务可能分布在多个类别中,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最直接相关的类别是第28类这主要是各类体育用品、游戏器具所在的类别。具体来说,像台球桌、台球、球杆、巧粉、三角架等实物器材,都归在这一类里。如果你打算生产或销售台球相关设备,或者想推出自有品牌的球杆、球桌,那第28类是必须注册的核心类别。
举个例子,去年有个新兴品牌锐杆RuiGan就在第28类成功注册了商标,主打高端定制球杆,还请了职业球员代言,在圈内小有名气。这也说明,哪怕是一个细分领域,只要品牌打得响,也能赢得市场。
其次,如果开的是台球馆、俱乐部,提供打球服务,那就得考虑第41类这个类别涵盖教育、娱乐、文体活动等服务。比如台球培训组织台球比赛提供台球娱乐场所等服务,都要在这个类别下注册。否则,别人用你的名字开个培训班,你还不能维权,那就太吃亏了。
这里可以参考今年初的一个案例:杭州一家叫黑八先生的台球俱乐部发现有人在外地用相似名称开设分店,结果因为对方抢先注册了第41类服务商标,维权过程相当被动。这件事也在业内提醒了不少创业者:做品牌,一定要提前布局商标。
再进一步,现在很多台球馆不只打球,还卖饮料、小吃,甚至推出联名款潮服。这时候,其他类别也不能忽视。比如:
卖饮品、零食?得注册第32类啤酒、软饮和第30类咖啡、糕点;
做服装、卖球鞋?得看第25类;
开发App、做线上约球平台?那第9类软件程序和第38类在线社交、通讯服务也得安排上。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确实,一个成熟的品牌往往需要全类别防御性注册,尤其是当你有长远发展计划的时候。不过对于初创者来说,建议优先注册第28类和第41类,先把核心业务护住,后续再逐步扩展。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今年3月更新了部分商品和服务项目的描述,其中就包括对电子竞技类游戏设备和智能体育器材的细化。虽然台球还没被单独列出,但像智能感应球桌、带数据分析功能的球杆这类新产品,已经逐渐出现在市场上。未来,这类融合科技元素的台球产品,可能会在商标注册时面临更细致的分类要求。
另外,取名字也有讲究。比如你想叫星牌台球,但星牌已经是知名台球桌品牌属于北京星牌集团,在第28类有注册商标,那你再用就很可能会被驳回。所以起名时最好先查一下商标数据库,避免撞车。
台球商标注册并不是简单地选一个类别就完事。它更像是为你的品牌搭建一座保护罩哪里有业务,哪里就得有商标覆盖。尤其现在台球运动越来越年轻化、潮流化,从线下场馆到线上社区,从装备销售到赛事运营,商业链条越拉越长,提前做好知识产权布局,才能走得更稳。
身边不少朋友觉得注册商标是大公司才操心的事,其实不然。一个小众品牌,可能靠一款设计独特的球杆火起来,但如果没注册商标,别人仿制连名字一起抄走,你连喊冤的地方都没有。所以,无论是想开球房、做装备,还是搞培训,第一步不妨先去了解一下商标分类,花点时间研究清楚,比事后补救强得多。
毕竟,打球讲技巧,做生意也得懂门道。
有帮助(220)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