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越来越冷,不少人开始翻出羽绒服准备过冬。打开衣柜,有人发现去年的羽绒服保暖性似乎不如从前,一查才发现填充物可能缩水了。这事儿还上了热搜有消费者投诉某品牌羽绒服实际含绒量远低于标签标注,引发了不少人对羽绒制品质量的关注。而在这背后,除了产品质量本身,还有一个很多人不太了解但其实挺关键的问题:羽绒商标注册属于哪一类?
在咱们国家,商标注册是按类别来的,总共分45大类,从吃的、穿的到技术服务、广告宣传,都有明确划分。如果你是个创业者,想推出自己的羽绒服品牌,第一步就得搞清楚该注册哪个类别,不然辛辛苦苦设计的品牌名被人抢注了,那可就亏大了。
那么,羽绒相关的商标到底归在哪一类呢?核心答案是第25类。
第25类主要涵盖的是服装、鞋、帽这些穿戴用品。像羽绒服、棉衣、冲锋衣这类冬季外套,只要是穿在身上的成衣,基本都归在这里。所以,如果你要做一个主打轻薄保暖的羽绒服品牌,注册第25类是必须的。这也是最容易想到、最直接相关的类别。
不过,光注册第25类就够了吗?不一定。
举个例子,现在不少品牌不只卖衣服,还延伸做羽绒被、羽绒睡袋、甚至宠物用的羽绒垫。这些东西虽然也用了羽绒材料,但用途不同,分类也就变了。比如羽绒被、枕头这类家居用品,得去第24类注册,这一类管的是纺织品、床上用品。要是你打算拓展产品线,这块也不能漏。
再比如,有的企业不只是做成品,还专门生产和销售羽绒填充物原料。这种情况下,就要关注第20类,里面包括羽毛、羽绒、枕芯等未加工或半加工的填充材料。如果你是供应链上游的厂家,主打高品质白鹅绒出口或批发,那这个类别就至关重要。
还有些聪明的品牌会提前布局防御性注册。比如把相关类别如第18类箱包,放羽绒服的行李包、第35类电商销售、品牌加盟也都注册了,防止别人蹭名字、搭便车。毕竟现在互联网时代,品牌一旦火了,山寨和模仿来得特别快。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最近的一则新闻:2025年底,浙江一家新锐国货羽绒品牌在电商平台爆红,主打高蓬松度、低克重的都市通勤款。结果没过多久,就有同行推出了名字极其相似的产品,连包装设计都差不多。后来发现,对方虽然没在第25类注册相同商标,但在第9类电子产品和第30类食品抢先注册了近似名称,意图混淆市场。幸好原品牌前期做了全类布局,及时维权,才没让对方得逞。
这件事也提醒我们,商标注册不是小事,尤其对做消费品的品牌来说,一步走错可能满盘皆输。特别是羽绒这类季节性强、消费者对保暖性能敏感的产品,品牌形象一旦受损,恢复起来特别难。
另外,随着环保和可持续理念兴起,现在越来越多品牌开始强调无胆防钻绒可回收面料动物福利认证羽绒等卖点。这些不仅是营销话术,也可能成为品牌差异化的关键。如果你在宣传中长期使用某个特定口号或技术名称,比如生态绒零压暖,最好也考虑把这些关键词作为商标单独注册保护起来,避免日后被对手模仿。
当然,注册只是第一步,后续的使用和维护同样重要。商标注册成功后,每十年要续展一次,而且必须真实投入使用,否则别人可以以连续三年未使用为由申请撤销。曾经有家羽绒厂,品牌历史悠久,却因为中间几年停产,商标被竞争对手捡漏注销,最后打官司才勉强拿回来,代价不小。
羽绒相关的商标注册,主战场在第25类,但根据业务范围的不同,第20类、第24类甚至第35类也都值得重视。尤其是在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品牌意识不能只停留在起个好名字上,更要懂得用法律工具保护自己。
冬天年年都会来,羽绒服的需求也不会少。但谁能在这个市场里走得更远,拼的不只是保暖性能,还有品牌的护城河扎得够不够深。
有帮助(234)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