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在朋友圈晒出自己创业的新项目做原创鞋履品牌。有人开了淘宝店,有人入驻了小红书和抖音直播间,还有人已经开始和代工厂谈合作了。但聊得多了才发现,很多人对“注册商标”这件事其实一头雾水,尤其是像鞋子这种日常消费品,类别多、细节杂,一不小心就踩了坑。
比如前几天刷到一条新闻:一位年轻设计师花了大半年时间设计了一款复古帆布鞋,LOGO也设计好了,产品刚上线就被同行投诉侵权,原因是商标类别选错了,没在核心类别注册,结果不仅被迫下架,前期推广费用也打了水漂。这事闹得挺大,也给很多初创品牌提了个醒:商标注册,真不是随便填个名字交钱就完事的。
那问题来了,鞋类商标注册到底该怎么走?流程有哪些?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清楚,不整那些官方套话,就说点实在的。
首先得明白一点:商标注册不是按“行业”分,而是按“类别”来划分的。咱们国家采用的是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常说的“尼斯分类”,一共45个大类。鞋子属于第25类,这个类别主要涵盖服装、鞋、帽这些穿在身上的东西。所以第一步,你得确定自己的商标要注册在第25类。
但这还没完。比如你是做运动鞋的,可能还得考虑第28类包含健身器材、运动护具等,以防别人蹭你的品牌做配套产品;如果你打算开线上商城卖鞋,还得注册第35类,涉及广告、电商销售服务,不然别人用你的品牌名开网店,你还告不了他。所以别嫌麻烦,前期多注册几个相关类别,等于给品牌穿上“防弹衣”。
接下来是起名字和查重。这一步特别关键。很多人觉得名字只要好听、有记忆点就行,但现实是,哪怕你起了个自认为的名字,也可能早就被人注册了。建议去中国商标网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免费查一下,输入你想注册的名字,看看有没有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尤其是同类里的。
这里提醒一句:别用通用词,比如“跑步王”“舒适鞋”这种描述性太强的词,大概率通不过审查。最好是有辨识度的原创名称,比如结合个人风格、地域特色或者故事背景,像“赤足工坊”“踏云造物”这类,既有调性又不容易撞车。
名字定下来后,就是准备材料了。个体户需要营业执照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公司的话提供营业执照即可。然后填写商标注册申请书,上传清晰的商标图样黑白或彩色都行,但后期使用时不能随意改样式。如果图形复杂,建议提前做好版权登记,避免日后纠纷。
提交申请现在基本都在网上操作,登录“中国商标网”或通过官方认证的代理平台上传资料。审核周期一般6到8个月,期间商标局会进行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形式审查看材料齐不齐,实质审查则是判断是否跟已有商标冲突、有没有违反禁注条款等。
如果一切顺利,你会收到初步审定公告通知书,之后有3个月的公告期。这段时间谁都可以提出异议,比如觉得你侵犯了他的权益。没人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大概再等1-2个月就能拿到电子版商标注册证,纸质证书也会邮寄到家。
整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卡壳。比如之前有个朋友,图形设计里用了某种字体,后来被告知该字体受版权保护,必须获得授权才能用于商标,否则不予通过。还有的因为类别选得不全,品牌火了以后被别人抢注周边产品,维权成本极高。
所以不少人会选择找专业代理机构帮忙。费用一般在几百到一千多不等,虽然花点钱,但能少走弯路。特别是对第一次注册的人来说,专业的人能帮你规避风险、精准选类、优化设计建议,性价比其实不低。
最后再说个趋势:这两年国潮兴起,越来越多原创鞋履品牌冒出来,从手工皮鞋到环保材质运动鞋,大家都在打差异化。而商标作为品牌的“身份证”,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不仅是保护自己,更是建立消费者信任的基础。
说到底,做品牌就像种树,商标是根,产品是枝叶。根扎得稳,树才能长得高。别等到火了才想起来注册,那时候可能已经晚了。
有帮助(41)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