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食品类商标注册的话题在创业圈和小商家中讨论得挺热。不少人开小吃店、做手工零食,或者搞农产品电商,第一步往往不是进货、装修,而是琢磨怎么给自家产品起个响亮的名字,再赶紧把商标注册了,生怕被人抢先。其中,“29类米果类”这个说法时不时被提起,但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它到底包括哪些东西,今天咱们就来唠一唠这个话题。
首先得说清楚,咱们国家的商标分类是按照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来的,一共45大类,第29类主要就是“肉、鱼、家禽及野味,肉汁;腌渍、冷冻、干制及煮熟的水果和蔬菜;果冻、果酱、蜜饯;蛋;奶和奶制品;食用油和油脂”这些吃的。听起来好像跟“米果”没啥关系?别急,关键就在“加工过的谷物制品”这一项里。
米果,顾名思义,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经过膨化、烘烤或油炸等工艺制成的休闲食品。比如我们小时候常吃的雪米饼、虾条、米通、爆米花非即食型、锅巴、米花糖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虽然名字里带“米”,但它已经不是原始的稻谷或大米,而是经过深加工的成品,所以归在第29类里是合理的。
根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最新分类指引,第29类中明确包含“加工过的米制零食”“膨化米制品”“即食米饼”等子项。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做一款叫“咔咔米脆”的膨化米饼,想注册商标保护品牌,那就得在第29类里申请,类别号2901或2907都有可能涉及,具体要看产品的实际形态和配料。
这里顺便提一下最近的一个新闻:今年年初,浙江一家做传统米花糖的小作坊因为产品在网上走红,结果发现电商平台上有好几家店铺用相似的名字卖同类产品,包装也抄得七分像。老板后来去查才发现,自己只注册了30类主要是面粉、咖啡、茶等,漏掉了29类,导致别人钻了空子。这件事在小商户圈子里传开后,不少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商标布局。
所以说,别看商标注册是个 paperwork文书工作,关键时刻真能决定一个品牌的生死。尤其是现在直播带货、社区团购这么火,一个爆款零食几天就能铺遍全国,要是名字没保护好,很可能辛苦打下的市场被人“截胡”。
那除了米果,29类还涵盖哪些常见的食品呢?举几个例子:腊肠、牛肉干、泡椒凤爪这类肉制品;香菇干、脱水蔬菜、速冻玉米粒这些加工蔬菜;还有大家爱吃的果脯、话梅、芒果干等蜜饯类零食,甚至像豆腐干、素肉这种植物蛋白制品,也都归在29类。换句话说,只要是经过加工、能直接吃或稍作处理就能吃的非主食类食品,很多都在这个类别里。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会混淆第29类和第30类。比如同样是米制品,生的大米、糯米粉属于30类,而做成米饼、米通之后就成了29类。再比如,原味 popcorn爆米花如果是未加工的玉米粒,算30类;但一旦加工成袋装即食的奶油爆米花,就得归到29类。这种细节看似不起眼,但在商标审查时可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另外,随着健康饮食风潮兴起,现在很多创业者推出低糖、无添加的米果类产品,主打“儿童零食”“代餐脆片”等概念。这类新品在注册商标时,除了29类,往往还需要考虑第5类药品、医用营养品、第35类广告销售甚至第31类生鲜农产品进行多类别布局,形成更全面的品牌保护。
商标注册不是一锤子买卖,特别是食品行业,品类细分多,消费者认知又容易混淆,提前规划特别重要。对于做米果类产品的商家来说,第29类是绕不开的核心类别。与其事后维权费时费力,不如一开始就请专业代理机构做个全面检索,把相关类别都考虑到。
最后提醒一句:名字起得再好,包装设计得再漂亮,如果没有合法的商标支撑,就像房子盖在沙地上,风一吹就塌。尤其是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一个品牌火起来可能只要一条短视频,但要守住这份热度,还得靠实实在在的知识产权保护。
有帮助(88)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