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做日用消费品的朋友都在聊一个话题:想注册个牙刷品牌,到底该选哪个类别?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还真有不少门道。尤其是在电商平台越来越规范的今天,一个正规注册的商标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品牌,还能避免日后被别人“蹭热度”甚至被告侵权。
先说个最近的新闻吧。2025年底,广东一家小型日化企业因为没及时注册核心类别商标,结果发现市面上突然冒出好几个名字、包装都极其相似的“山寨货”。虽然最后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成功,但过程耗时费力,还损失了不少市场机会。这件事在业内引起不小震动,也让越来越多创业者意识到:商标注册不是小事,尤其是像牙刷这种家家户户都用的日用品,更得提前布局。
那么问题来了牙刷属于哪一类商标?
根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常说的“尼斯分类”,牙刷属于第21类。这一类主要包括家庭或厨房用具、玻璃器皿、瓷器、陶器以及日常清洁用品等。具体来说,第21类中明确列出了“牙刷;电动牙刷;牙线;漱口杯”等商品项目。所以,如果你是做传统手动牙刷或者电动牙刷的,首要注册的就是第21类中的相关子项。
不过,光注册第21类就够了吗?不一定。
现在市面上很多新兴品牌,比如主打环保竹制牙刷、儿童趣味牙刷,甚至搭配APP智能提醒刷牙时间的高科技产品,它们的功能和营销方式已经超出了传统定义。这时候,就需要考虑跨类注册了。
举个例子,如果牙刷是电动的,内部含有可更换电池或充电模块,那它可能还涉及到第9类科学仪器、电子产品。这类里包括“电池充电器、电子牙刷的电路控制部件”等。虽然整支牙刷不归这里管,但关键零部件一旦被别人抢注,后续也可能带来麻烦。
再比如,有些品牌不只是卖牙刷,还配套销售牙膏、漱口水、口腔喷雾等护理产品。这些就属于第3类化妆品和清洁制剂。如果你打算将来拓展产品线,提前把第3类也拿下,能有效防止别人用同样的品牌名卖牙膏,搞得消费者混淆。
还有第35类,很多人容易忽略。这一类主要是广告、销售、电商运营相关的服务。比如你在淘宝、京东开店,做品牌推广、连锁加盟,都需要第35类的支持。没有它,即便你有产品商标,别人也能注册同名店铺来引流,到时候维权难度大增。
所以,综合来看,一个成熟的牙刷品牌,至少要注册三类:第21类核心产品、第3类延伸品类、第35类销售渠道。有条件的话,第9类也可以考虑补充,特别是涉及智能设备的品牌。
接下来聊聊怎么注册。
流程其实不复杂,但细节决定成败。第一步是查重。别急着提交申请,先去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的商标查询系统看看有没有相同或近似的已注册商标。这一步很关键,很多人因为没查清楚,白白浪费了几千块钱申请费。
第二步是准备材料。个体工商户或公司都可以申请,需要营业执照复印件、身份证、清晰的商标图样,还有填写好的商品类别和服务清单。建议找专业的代理机构协助,他们熟悉审查标准,能帮你规避一些常见的驳回风险。
第三步就是正式提交。可以通过线上系统自助办理,也可以委托代理机构操作。目前官方受理周期大约1-2个月,之后进入实质审查阶段,顺利的话半年左右就能拿到商标证书。
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开始,国家加强了对“恶意囤标”的打击力度。如果你注册的商标长期不用,或者明显模仿知名品牌,很容易被异议或撤销。所以,注册是为了用,不是为了炒,踏踏实实做品牌才是正道。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牙刷需要注册第几类?答案很明确主类是第21类,但要想走得远,还得搭配其他相关类别一起布局。就像种树,根扎得深,枝叶才茂盛。
如今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支小小的牙刷背后,可能是整个口腔护理生态的入口。无论是新锐国货品牌,还是传统制造企业,谁能在品牌建设上抢先一步,谁就更容易赢得信任和市场。而这一切,往往是从一枚小小的商标开始的。
有帮助(140)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