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在创业、开网店或者注册品牌时,都会遇到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商标到底该怎么分类?有人一头雾水,填了一堆信息却被驳回;也有人稀里糊涂选错了类别,结果品牌做大了才发现保护不到位。其实,商标分类没那么神秘,搞清楚规则,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咱们先从一个新闻说起。今年初,某网红茶饮品牌因为扩张太快,没及时在“餐饮服务”和“食品原料”等多个类别注册商标,结果被竞争对手抢注了相关类别,差点被迫改名。这件事在业内引起不小震动,也让很多人意识到:原来商标不是注册一个就万事大吉的。
那商标到底是怎么分的呢?简单来说,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一种叫尼斯分类的体系。这个分类起源于1957年的尼斯协定,现在已经被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中国也不例外。它把商品和服务分成45个大类其中1到34类是商品,35到45类是服务。
举个例子,你开一家奶茶店,光注册第30类方便食品可能不够,还得考虑第32类饮料、第43类餐饮服务,甚至第35类广告销售。不然别人照样可以用同样的名字卖奶茶,或者开连锁店,你就被动了。
再比如,最近有个宠物用品品牌火了,主打猫砂和智能喂食器。他们一开始只注册了第18类皮具、宠物服饰和第21类家居用品,后来发现“智能设备”属于第9类,“宠物医疗咨询”属于第44类,这才赶紧补申请。幸好发现得早,不然以后拓展业务就麻烦了。
所以,选对类别,其实就是在为未来铺路。
那这45类具体都包括啥?咱们挑几个常见的说说。
第9类,主要是科学仪器、电子产品,像手机APP、软件、穿戴设备都在这儿。现在很多做智能家居、健康监测产品的公司都会重点布局这一类。
第25类,就是我们常说的“服装鞋帽”。不管是卖T恤、运动鞋,还是儿童袜子,都归这儿管。但要注意,像皮带扣、纽扣这些配件,可能还涉及第6类或第26类,得看具体情况。
第35类特别重要,很多人容易忽略。它涵盖广告、招商加盟、电商平台、零售服务等。换句话说,哪怕你只是在网上开店卖东西,也算进了这一类。之前有商家因为没注册第35类,结果别人用同样名字开了家网店,平台还不能直接下架,挺尴尬的。
第43类是餐饮住宿服务,开饭店、咖啡馆、民宿都得靠它。而第41类则是教育娱乐,比如办培训班、组织演出、在线课程等。这两年知识付费兴起,很多博主做线上课,却忘了在这类注册商标,一旦出名就容易被人蹭热度。
还有个容易混淆的点:同类下的“类似群组”。比如第3类是日化用品,包含洗发水、牙膏、化妆品等,但它们各自属于不同小组。如果你只做了护肤品,可能不需要覆盖所有子项,但如果要做全系列,就得一项项列清楚。
另外,商标分类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都会更新尼斯分类,新增一些新兴行业。比如去年就加入了“虚拟商品”“NFT交易平台”“电动滑板车”等新条目。这说明,随着科技发展,分类也在与时俱进。像元宇宙、AI生成这类新业态,未来很可能还会细化出更多类别。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我能不能把45类全注册了?理论上可以,叫“全类注册”,很多大品牌确实这么干。比如某国产手机厂商,从电子产品到金融服务,全都提前布局。但对小企业或个人创业者来说,成本太高,没必要。更实际的做法是“核心+防御”策略:先把主营业务相关的两三类注册好,等品牌做起来了,再逐步扩展。
还有一点提醒:选类别时别光看名字,得看官方的具体解释。比如“减肥茶”看似是食品,其实归第30类;但如果是作为“减肥咨询服务”推出,就得考虑第44类。一字之差,类别可能完全不同。
商标分类就像是给你的品牌划地盘。地盘划对了,别人进不来;划错了,自己反而会被挡在外面。现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商标注册也越来越便捷,很多流程都能在线完成。但越是方便,越要细心,别让一时疏忽,成了日后发展的绊脚石。
最后想说,注册商标不只是走个程序,它是品牌的第一道护城河。花点时间了解分类规则,等于给自己的心血上了一份保险。毕竟,谁都不想辛辛苦苦打下的名气,最后给别人做了嫁衣。
有帮助(115)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