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经贸环境的风向又有了新变化。从欧美对新能源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到东南亚部分国家提高进口门槛,再到全球供应链的持续重构,中国外贸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少做跨境生意的朋友都在感慨:“订单越来越难接了”“利润被各种关税和合规成本一点点吃掉”。这背后,其实是全球经贸摩擦不断升级的真实写照。
但话说回来,危机中往往也藏着转机。越是复杂的外部环境,越能倒逼企业练内功、拓思路。面对这些“拦路虎”,中国卖家并没有坐以待毙,反而在压力中摸索出了一条条破局之路。
先看一组数据。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1.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其中,出口增长8.6%,特别是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表现亮眼,合计出口同比增长近30%。这说明,尽管外部阻力加大,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依然在线,关键是怎么打、往哪打。
拿跨境电商来说,过去很多卖家依赖低价走量,在亚马逊、速卖通上拼价格、抢流量。但现在这条路越来越窄。欧盟的数字服务法DSA和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ESPR陆续落地,美国对知识产权和碳足迹的要求也越来越严。简单贴牌、粗放运营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
于是,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转向品牌化、本地化运营。比如深圳一家做户外储能电源的公司,原本只是给大厂代工,去年开始自建品牌出海,在德国、荷兰等地设立海外仓,还请当地团队做市场推广。虽然前期投入不小,但复购率高了,利润率也从原来的10%提升到30%以上。他们负责人说:“现在客户不是冲着便宜来的,是冲着‘可靠’两个字。”
这其实反映了一个趋势:中国卖家正在从“卖货的”变成“解决问题的”。以前是“你下单我发货”,现在是“我懂你的需求,还能帮你优化使用体验”。这种角色转变,恰恰是在摩擦加剧背景下最有力的应对方式。
另一个突破口是新兴市场。当欧美市场变得越来越“卷”,不少聪明的企业把目光投向了中东、拉美、非洲等地。比如TikTok Shop在沙特阿拉伯上线后,不少浙江的服饰、小家电卖家迅速入驻,借助短视频直播带货,短短几个月就打开了局面。再比如巴西,虽然清关复杂,但当地消费者对中国性价比高的电子产品接受度很高,一些做3C配件的卖家通过本地合作方打通渠道,销量稳步上升。
当然,开拓新市场也不是一帆风顺。语言、文化、支付习惯、物流时效……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绊脚石。但正是这些“难啃的骨头”,筛掉了浮躁的投机者,留下了真正有耐心、有策略的企业。而一旦站稳脚跟,回报也往往更持久。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但极其重要的方向供应链的柔性升级。过去我们常说“中国制造速度快”,但现在光快不够,还得“准”和“稳”。比如疫情期间,很多企业因为单一供应商停工而全线停产。而现在,越来越多工厂开始布局多点生产、数字化管理。像浙江一些纺织企业,通过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从接单、排产到物流的全流程可视化,哪怕某个海外客户突然改款加急,也能快速响应。
这种能力,在经贸摩擦频发的今天尤为重要。谁的供应链更灵活、抗风险能力更强,谁就能在动荡中稳住阵脚,甚至趁机抢占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技术出海也在悄然改变格局。不只是卖产品,而是输出整套解决方案。比如某家做智慧农业的公司,不仅把中国的智能灌溉设备卖到肯尼亚,还培训当地农民使用APP远程控制,结合气象数据做种植决策。这种“产品+服务+知识”的打包输出,大大提升了附加值,也让中国品牌在当地赢得了信任。
说到底,全球经贸摩擦短期看是压力,长期看却是倒逼转型的推力。它逼着中国企业不能再靠“便宜”吃饭,必须拿出真本事品质、创新、服务、品牌,一个都不能少。
未来不会属于那些抱怨环境变差的人,而会属于那些能在风浪中找准航向的人。中国卖家已经用行动证明:只要肯变、敢闯,路总会越走越宽。
有帮助(42)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