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不少朋友在创业或开网店,聊得最多的话题除了产品、流量,就是“商标注册”。很多人一开始觉得这只是个形式,结果等到品牌做起来了,才发现名字早就被人抢注了,回头再改名字、换包装,损失的可不只是钱。尤其是最近看到新闻说,某网红奶茶品牌因为商标问题被起诉,被迫暂停部分门店运营,这才意识到,原来商标注册真不是小事。
说到商标注册,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不就是把名字和logo注册一下吗?其实没那么简单。我国商标分类采用的是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一共45大类,其中第35类尤其重要,甚至被不少人称为“万能类”或“必注册类”。那第35类到底包含哪些?为什么它这么关键?
简单来说,第35类主要涉及的是“商业经营、广告宣传、零售服务”这类活动。它不直接对应某个具体商品,而是围绕商品销售过程中的服务环节展开。比如你开了一家服装店,卖的是衣服属于第25类,但你在店里搞促销、打广告、做会员管理,这些行为就落在第35类的服务范围内。
具体来看,第35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广告相关服务,比如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发布、市场营销等。现在无论是实体店还是网店,都离不开推广。如果你的品牌要做线上投放、找博主合作、投短视频广告,这些都属于第35类的保护范畴。如果没有注册这一类,别人完全可以拿你的品牌名去做广告引流,而你还不能阻止。
二是商业管理与连锁经营服务。比如特许加盟、品牌管理、为他人进行销售管理等。现在很多品牌走的是加盟模式,像奶茶店、小吃店、便利店,一旦开放加盟,就必须在第35类有布局,否则别人可以打着你的旗号开“加盟店”,你却维权困难。
三是线上线下零售服务。这一点特别容易被忽视。比如你在淘宝、京东、抖音开店卖自家生产的食品假设是第29类,你以为只注册29类就够了?错!你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行为本身,属于“为他人推销”或“替他人采购”的服务,这正是第35类的核心。近年来有不少案例显示,一些商家虽然注册了产品类别,但没注册第35类,结果被竞争对手抢注,反过来告他们侵权,导致店铺被下架。
四是办公事务类服务,比如会计、人力资源、行政支持等。虽然这部分对普通创业者来说优先级不高,但如果公司未来要发展成集团化运作,这些服务项目也值得提前布局。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个真实案例。去年有家做手工烘焙的小众品牌,在本地积累了不错的口碑,准备拓展线上渠道。结果一查发现,“XX烘焙”这个名字在第35类已经被一家外地公司注册了,对方甚至没有实际经营,纯粹等着收“授权费”。这家烘焙店最后只能改名加后缀,前期积累的品牌认知一下子打了折扣。
这也提醒我们,商标注册不能只盯着自己生产的产品类别。特别是现在电商、直播带货盛行,品牌的曝光和销售渠道越来越依赖平台和营销手段,第35类的防护作用就更加突出。哪怕你现在只是个小作坊,只要未来想做大、想开店、想招商,第35类就是绕不开的一环。
还有一点很多人不知道:商标是按类别保护的。同一个名字,可以在不同类别由不同人持有。比如“苹果”在第9类是手机电脑苹果公司,在第31类可以是水果农业公司。但如果你不做全类防御,就可能被人钻空子。曾经有个笑话:有人注册了“小米生活”,在第35类做百货销售,搞得消费者以为是小米生态链产品,闹出不少误会。后来小米公司花了大力气维权才解决。
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注册商标一定要有前瞻性。起步阶段可能预算有限,但至少要把核心类别+第35类先拿下。如果暂时注册不了太多类别,也要注意监控市场,防止他人恶意抢注。
另外,现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也在优化商标审查流程,打击囤积商标、恶意注册的行为。今年初还发布了新规,加强对“傍名牌”“搭便车”现象的整治。这对正规经营者来说是个利好,但也提醒大家:越早注册,越主动。
总之,别小看那一纸商标证书。它不仅是法律保障,更是品牌资产的一部分。第35类看似“虚”,实则“实”。它保护的不是你卖的东西,而是你怎么卖、怎么推广、怎么建立品牌形象的过程。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品牌价值来之不易,别让一步疏忽,毁了所有努力。
有帮助(217)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