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新加坡移民的话题又热了起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高净值人士开始关注海外身份规划,而新加坡凭借其稳定的环境、优越的教育资源和低税率优势,成了不少人眼中的“香饽饽”。在众多移民途径中,自雇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简称EP和PIC投资移民计划最受关注。但很多人搞不清楚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该怎么选?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
先说说自雇EP。简单来说,就是你自己在新加坡开公司,然后以公司雇主的身份给自己申请工作准证。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自己雇自己”?没错,就是这么操作。你得先注册一家公司,有实际办公地址、业务运营,再为公司聘请员工包括你自己,然后申请EP。这个方式适合那些本身就有生意背景、想把业务拓展到东南亚的人。
而PIC,全称是Productivity and Innovation Credit,原本是新加坡鼓励企业创新的一个税务补贴计划。不过从2025年起,新加坡逐步收紧了通过PIC进行“变相投资移民”的路径。过去有些人会通过设立公司、购买指定资产比如知识产权、设备等来享受高额税务减免,变相降低投资成本,从而实现长期居留甚至拿永居的目的。但现在这条路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宽松了。
所以现在大家常说的“PIC投资移民”,其实更多是指通过企业投资+自雇EP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定居新加坡的目标。真正的纯“花钱买身份”的投资移民项目,在新加坡并不存在,它不像一些加勒比国家或欧洲国家那样开放。
那问题来了:我到底该走自雇EP,还是尝试走投资路线?
我们先看自雇EP的优势。第一,门槛相对灵活。只要你能证明公司有真实运营,比如有客户合同、银行流水、办公租赁合同等,就有机会获批。第二,审批周期不算太长,一般3到6个月能出结果。第三,成功拿到EP后,你可以带家属配偶和子女可以申请家属准证DP,父母也能申请长期探访准证LTVP,一家人团聚不是梦。
但它的挑战也不小。最大的一点就是“真实性”要求越来越高。新加坡人力部MOM近年来对自雇EP审查越来越严,尤其是针对那些“空壳公司”。如果你的公司没有实际业务、没有客户、没有支出,哪怕账面上有钱,也容易被拒。而且一旦EP批下来,你还得持续维持公司运营,每年报税、做审计,不能断。
再来看所谓的“PIC投资路径”。虽然现在不能直接靠PIC拿身份,但它仍然可以作为税务优化工具,配合自雇EP使用。比如你在新加坡设立公司后,购买符合条件的资产或投入研发,就可以申请高达40%的税务抵免。这对企业主来说,等于变相降低了运营成本。但前提是你得真做生意,不是为了税务而走形式。
举个例子,张先生是国内一家科技公司的老板,想开拓东南亚市场。他在新加坡注册了一家分公司,租了办公室,招了两名本地员工,自己也申请了自雇EP。公司开展真实的软件外包业务,同时投入一笔资金用于技术升级,申请了PIC补贴。这样一来,既符合移民局对真实经营的要求,又能享受政策红利,两全其美。
相比之下,如果只是为了拿身份而“假装创业”,风险就大了。去年就有案例显示,某申请人用同一份合同反复提交、公司无实际办公痕迹,最终不仅EP被撤销,还被列入黑名单,几年内都无法再申请。
那怎么选?关键看你的目的和资源。
如果你本身就有业务,或者打算在东南亚发展事业,自雇EP是非常合适的跳板。它不仅能帮你拿到新加坡居留权,还能真正落地生根,参与当地经济。而且持有EP满一定年限后,可以申请永久居民PR,成功率也比游客或短期签证持有人高得多。
但如果你只是想要一个海外身份,不想亲自打理公司,那可能需要重新评估。新加坡没有买房移民、捐款移民这类简单粗暴的方式,所有路径都强调“贡献”和“真实参与”。与其冒险走灰色地带,不如考虑其他更稳妥的方案,比如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ice路径通过在新加坡设立基金、管理资产达到一定规模,也能获得长期居留资格。这条路近年越来越受欢迎,尤其适合资产较多、希望税务优化的家庭。
新加坡的移民逻辑很清晰:欢迎你来赚钱,也欢迎你创造就业、缴税、融入社会,但不欢迎“只进不出”的投机者。无论是自雇EP还是投资相关路径,核心都是看你能不能为当地经济带来价值。
所以别总想着“捷径”,踏踏实实做点事,反而走得更稳、更远。毕竟,身份只是工具,生活才是目的。
有帮助(227)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