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在东南亚电商平台Shopee上做生意的中国卖家都感受到了一股“寒意”。尤其是越南站的一系列政策调整,让很多原本依赖平台补贴和优惠券引流的商家措手不及。最引人关注的是,Shopee越南站大幅收紧了返券规则过去那种“满减+平台补贴”的组合拳玩法不再灵光,部分大额优惠券甚至被直接取消或限制发放频率。一时间,不少卖家发现流量断崖式下滑,订单量锐减,库存压力陡增。
这波调整并非偶然。根据近期媒体报道,Shopee母公司Sea集团正全面优化运营效率,削减亏损业务,尤其在越南、印尼等成熟市场,更强调“精细化运营”而非“烧钱换增长”。越南作为Shopee在东南亚的重要战场,用户基数庞大,竞争也最为激烈。平台希望通过减少过度补贴,倒逼商家提升产品力和服务质量,而不是一味靠低价和发券抢市场。
对习惯了“以价换量”的中国卖家来说,这无疑是一记当头棒喝。很多人过去靠着国内供应链的成本优势,在平台上打出价格战,再配合平台返券活动冲销量,快速起店。但现在,这张“安全牌”不灵了。没有了大额优惠券加持,商品页面点击率下降,转化率也跟着走低。更麻烦的是,平台算法似乎也在向那些客单价高、复购率强、服务评分好的店铺倾斜,小卖家越来越难出头。
那么,面对这样的变局,中国卖家到底该怎么破局?
首先,得认清一个现实:靠“薅平台羊毛”赚钱的时代过去了。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他们不仅看价格,更看重品质、物流速度和售后服务。据越南本地一项消费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年轻网购用户表示,“即使贵一点,也愿意为发货快、客服响应及时的商品买单”。这意味着,单纯打价格战已经无法赢得长期客户。
破局的第一步,是把重心从“抢流量”转向“做口碑”。比如,有位主营家居收纳产品的深圳卖家,最近就把原来的9.9万越南盾包邮款下架,转而主推设计更合理、材质更耐用的新品,定价高出30%,但附赠安装视频和本地化使用指南。同时,他主动与当地第三方海外仓合作,将平均配送时间从7天缩短到3天。虽然初期销量不如从前,但好评率飙升,复购率翻了一倍。他说:“以前是‘卖完就走’,现在要‘留下印象’。”
其次,要学会“借力打力”,用和场景打动本地消费者。越南年轻人活跃在TikTok、Facebook和Zalo上,图文详情页早已不够看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卖家开始尝试短视频种草、直播带货,甚至找本地网红合作推广。广州一位做女装的商家就在TikTok上发布越南女孩试穿自家连衣裙的日常vlog,配上轻快的本地流行音乐,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50万,直接带动店铺日销增长三成。这种“软性营销”不仅成本低,而且更容易建立品牌认知。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突破口优化产品结构。很多中国卖家的产品线过于同质化,清一色的手机支架、LED灯、厨房小工具,大家卖的东西差不多,只能拼价格。聪明的做法是结合越南本地需求做微创新。比如,越南气候湿热,防潮防霉成了家庭刚需,有卖家就把普通收纳盒升级为密封硅胶款,主打“防蟑螂、防潮气”,一下子就切中了痛点;还有人针对当地小户型多的特点,推出可折叠、多功能的家具,销量稳居类目前十。
当然,平台规则变了,运营策略也得跟上。现在Shopee越南站更看重店铺整体表现,包括退货率、纠纷率、发货时效等。与其花心思研究怎么蹭券,不如踏踏实实把后台管理做好:及时回复咨询、规范打包流程、选择靠谱的物流渠道。有些大卖家已经开始用ERP系统统一管理多国站点,实现库存、订单、客服的自动化,效率提升明显。
说到底,政策调整虽然带来了短期阵痛,但也倒逼行业洗牌,淘汰掉那些只想赚快钱的玩家,给真正用心做产品的商家腾出空间。就像一位在越南做了五年电商的老卖家所说:“以前是风口在推你走,现在得自己学会划船。”
市场永远在变,唯一不变的是适应变化的能力。对中国卖家而言,真正的竞争力从来不是便宜,而是敏捷的反应、扎实的供应链和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捕捉。只要把这些根基扎牢,哪怕平台规则再怎么调,也能找到自己的增长路径。
有帮助(324)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