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刷到“扁桃”这个词,有人说是新出的网红零食,也有人说这是某个健康饮品品牌要上市了。其实,“扁桃”这个名字听起来亲切,但它背后涉及的商业操作可不简单比如,想注册“扁桃”这个商标,到底该归到哪一类?这可不是随便填个类别就能搞定的事。
咱们先说说“扁桃”是啥。很多人一听名字,第一反应是扁桃仁、扁桃片这类坚果产品。没错,在食品圈里,“扁桃”常被用来指代巴旦木也就是常说的美国大杏仁,虽然植物学上它跟杏仁不是一回事,但市场上早就混着叫了。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风潮兴起,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扁桃类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像良品铺子、三只松鼠这些零食品牌,早就把扁桃相关产品列为核心SKU之一。这也意味着,一旦有企业想打造一个主打“扁桃”的新品牌,第一步就得把商标注册这事整明白。
那问题来了:注册“扁桃”商标,应该选哪个类别?
根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尼斯分类”,商标注册是按类别划分的。如果你要做的是扁桃干果、炒货类零食,那核心类别肯定是第29类主要包括肉、鱼、干果、腌制果蔬等。具体来说,2904群组里的“加工过的坚果”“干制水果”就是最对口的选项。比如某家公司想推出“扁桃日记”牌巴旦木脆片,那就得优先考虑在这个类别注册。
但现实往往更复杂。现在很多品牌讲究“全链条布局”,不会只卖一种产品。比如你今天卖扁桃零食,明天可能出扁桃植物奶、扁桃蛋白粉,甚至开发扁桃护肤油。这时候光注册第29类就不够了。
举个例子,去年有个新消费品牌“桃气森林”就因为商标类别没覆盖全吃了亏。他们最初只在第29类注册了“扁桃+图形”商标,结果后来推出一款扁桃仁植物酸奶时,发现第29类里虽然包含“酸奶”,但如果是植物基的,最好再补充注册第32类不含酒精的饮料。更麻烦的是,当他们想做扁桃精油面膜时,才发现第3类日化用品也没提前布局,差点被人抢注。
所以说,聪明的企业在注册“扁桃”这类通用名称时,往往会采取“核心+防御”的策略。除了第29类这个主战场,还会顺手把相关的第30类方便食品、谷物制品、第32类饮料、第5类营养补充剂、第3类化妆品甚至第35类连锁加盟、电商销售都注册一遍,防止别人蹭热度或者恶意抢注。
这里还得提一句,最近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强了对“通用名称+品类”式商标的审查力度。像“扁桃”这种直接描述产品原料的名字,单独注册成功率很低。所以很多品牌会选择加前缀或后缀,比如“山野扁桃”“扁桃星球”“小扁桃实验室”,用差异化设计来提高通过率。
另外,从实际案例看,成功的扁桃相关品牌大多在商标设计上下了功夫。比如2025年获批的一个案例:“扁桃本味”不仅在第29类成功注册,还同步保护了字体和图形组合,形成多重防护。而另一个叫“每日扁桃”的申请则因与已有品牌“每日坚果”近似被驳回可见起名不仅要避开通用词,还得躲开那些已经成名的“邻居”。
当然,注册完也不是万事大吉。商标真正值钱的地方在于使用。今年初,浙江一家初创公司花十几万拿下“扁桃计划”多个类别商标,结果一年没推出产品,就被同行以“连续三年未使用”为由提出撤销申请。这说明,注册只是起点,持续运营才是关键。
回到开头的问题:扁桃商标注册哪一类?答案没有标准模板,得看你打算拿它干什么。卖零食,重点在29类;做饮料,盯住32类;要是还想跨界美妆或保健品,那就得提前规划更多类别。更重要的是,别光盯着名字本身,包装、 slogan、甚至品牌色都可以作为辅助标识一起保护。
现在消费者认品牌越来越狠,一个好的名字配上扎实的商标布局,才能在货架上站稳脚跟。毕竟,在这个连“空气炸锅专用扁桃片”都能成为细分赛道的时代,谁也不想因为一纸商标问题,把自己的好点子拱手让人。
有帮助(249)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