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刚过,不少人还沉浸在赏花灯、猜灯谜的节日氛围里。走在街头巷尾,五颜六色的灯笼高高挂起,传统造型的兔子灯、荷花灯,还有现代设计的卡通主题灯组,不仅点亮了城市夜景,也点燃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而随着“国潮”兴起,越来越多商家开始把花灯元素融入产品设计,甚至打造专属品牌。这时候问题就来了:花灯能注册商标吗?如果要注册,该归到哪一类?
其实,花灯作为一种具有观赏性和文化内涵的手工艺品,完全是可以申请商标保护的。不过,注册商标不是随便填个名字就行,得先搞清楚它属于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中的哪一类。这个分类系统是国际通用的,我国也采用尼斯分类标准,目前共分为45类,其中1-34类是商品,35-45类是服务。
那么花灯到底算什么?是工艺品?还是照明工具?或者是节日用品?
我们先从花灯的实际用途来看。传统花灯主要用于节庆装饰,比如春节、元宵节、中秋等,强调的是视觉美感和文化寓意。这类产品通常由纸、绸布、竹篾或LED材料制成,手工或半机械化生产。从功能上讲,它不属于日常照明设备,也不具备实用性的电器功能,更多是作为装饰品或礼品存在。在商标注册中,花灯一般被归入第21类家用或厨房用具及容器、梳子、刷子、玻璃器皿、瓷器和陶器等,具体小类是2109群组:蜡烛、蜡烛架、灯笼、节日装饰用彩色纸带、彩带、拉炮等。
这里有个关键词:“节日装饰用”。也就是说,如果你做的花灯主要是用于节庆布置、家庭装饰,那第21类是最合适的。近年来,不少文创品牌正是基于这一点成功注册了花灯相关商标。比如2025年,江苏一家非遗传承工作室推出的“苏韵灯彩”系列花灯,就在第21类成功注册了图文商标,用于线下展销和电商平台销售。
但情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假如你的花灯带有明显的电子功能,比如内置电池、可编程灯光、蓝牙音响,甚至能联网控制,那它的属性就更接近照明设备或智能硬件。这种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考虑第11类照明、加热、冷却、通风、干燥等设备,尤其是1101小类中的“灯具、灯泡、LED灯装置”等。例如,某科技公司推出的“光影魔盒”智能花灯,不仅能变换颜色节奏,还能通过手机APP控制,这类产品在申请商标时就会同时布局第11类和第21类,以实现更全面的保护。
另外,如果企业不只是卖花灯实物,还提供花灯展览策划、文化旅游项目、灯光秀设计等服务,那就得关注第35类广告销售、第39类运输贮藏、第41类教育娱乐。比如去年西安大唐不夜城的“长安灯会”品牌,就在第41类注册了商标,涵盖“组织文化节、灯光艺术展”等服务项目,防止他人搭便车使用相同名称举办类似活动。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图案和造型本身能不能受保护?商标保护的是标识,而不是产品的外形设计。如果你的花灯有独特的外观造型,比如原创的龙形结构或特定纹样,建议同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这样才能真正防止被模仿。单纯靠商标,无法阻止别人做出一模一样的灯,只是不能用你注册的名字或LOGO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意识提升,围绕传统手工艺的商标抢注现象也多了起来。比如去年就有媒体报道,个别个人或公司试图将“自贡灯会”“秦淮灯彩”等地域性非遗名称抢注为商标,引发争议。虽然最终多数因缺乏显著性或涉及公共资源被驳回,但也提醒从业者:早注册、早保护,别等火了才想起来维权。
花灯商标注册的核心类别是第21类,特别是节日装饰相关的子项。但如果产品功能多元化,或者商业模式涉及服务输出,就需要多类别布局。同时,结合版权登记、专利申请等方式,才能构建完整的品牌护城河。
如今,一盏小小的花灯,不再只是挂在屋檐下的老物件,它背后可能是设计、文化、科技与商业的融合。无论是非遗传承人,还是新兴文创团队,只要用心经营品牌,懂得用法律工具保护创意,那这盏灯,就能照得更远、更久。
有帮助(254)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