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转凉,朋友圈里晒户外烧烤的越来越多了。三五好友围坐在小炉子旁,肉串滋滋冒油,炭火噼啪作响,再配上冰镇饮料,那叫一个惬意。不过,就在大家享受烟火气的同时,有人却悄悄把“烧烤炉”这三个字注册成了商标。这事儿乍一听挺新鲜连烧烤炉都能有商标?那它到底属于哪一类呢?
其实,商标分类这事没那么简单。咱们国家采用的是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常说的“尼斯分类”,一共45大类,从吃的到用的,从服务到技术,几乎涵盖了市面上你能想到的所有商品和服务。而像“烧烤炉”这种具体产品,得先搞清楚它是用来干啥的、怎么用的,才能确定归到哪一类。
根据中国商标网的信息和实际案例来看,烧烤炉主要被归入第11类。这一类主要包括照明、加热、蒸汽发生、烹饪等设备。比如电饭煲、微波炉、热水器、取暖器都在这一类里。烧烤炉不管是用电、用气还是烧炭,本质上都是一种加热烹饪器具,所以放在第11类合情合理。
但这里头也有讲究。如果你卖的是带电子点火功能的智能烧烤炉,可能还会涉及到第9类里的某些子项,比如温控装置或定时器;要是你顺带卖烧烤调料包,那还得去第30类注册;如果主打的是户外露营场景,甚至可以考虑第21类的便携式炊具配件。所以说,一个看似简单的烧烤炉,背后涉及的商标类别可能还不止一个。
最近就有个挺火的例子:某国产户外品牌推出了一款可折叠便携烧烤炉,主打轻量化设计,刚一上市就在社交平台上爆红。紧接着,这家公司就迅速提交了多项商标申请,不仅注册了品牌名,还把“XX炉”、“XX烤架”这类关键词也一并保护了起来,全部落在第11类下。业内人士分析说,这是典型的“防御性注册”,就是为了防止别人蹭热度、打擦边球。
这也提醒了不少中小企业主和创业者。以前很多人觉得,只有饮料、服装这些大众消费品才需要注册商标,殊不知像烧烤炉这样的细分品类,一旦形成品牌效应,商业价值也不容小觑。尤其是在露营经济持续升温的背景下,户外炊具市场正迎来爆发期。
据2025年中国露营产业白皮书显示,去年国内露营相关消费规模突破千亿元,其中装备类产品占比超过四成,而烧烤炉作为“出镜率最高”的单品之一,销量年均增长接近60%。不少电商平台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进入秋季后,“便携烧烤炉”“家用碳烤炉”等关键词搜索量环比上涨超七成,部分热销型号一度断货。
市场需求旺了,竞争自然也就激烈起来。这时候,有没有商标就成了区别“正品”和“山寨”的关键。有的小厂家图省事,直接模仿热销款外观,连名字都起得差不多,消费者稍不注意就会买错。而拥有注册商标的企业不仅可以维权打假,还能通过品牌积累口碑,慢慢建立起用户信任。
当然,注册商标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光是分类选对还不够,还得看是否与已有商标构成近似。之前就有一家公司想注册“火炉仔”做儿童户外烧烤玩具,结果因为和某个知名厨电品牌的“火鲁兹”发音相近被驳回了。所以说,起名字不能光图顺口,还得查重、评估风险。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其实不用太纠结商标分类这些专业问题。但下次买烧烤炉时,不妨多留意一下产品包装上的品牌标识和注册信息。一个正规注册的品牌,往往意味着更稳定的品质和售后服务。毕竟谁也不想大周末兴致勃勃支起炉子,结果发现烤架松动、把手烫手,连厂家都找不到吧?
说到底,小小的烧烤炉能引发这么多门道,恰恰说明我们的消费市场越来越成熟了。从过去只关心“能不能用”,到现在关注“谁家的更安全、更好看、更有设计感”,变化的背后是生活方式的升级。而那些早早布局品牌、重视知识产权的企业,或许正是下一个爆款的。
围着炉火谈笑风生的时候,没人会去翻商标分类表。但正是这些看不见的规则,默默守护着那一缕人间烟火。
有帮助(43)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