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不少人讨论起一个话题:有些商品买回来发现不合适,想退货却被告知“不能7天无理由退换”。这事儿听着挺让人窝火明明是网购,平台也标着“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怎么一到具体商品就变了规矩?
其实,这事还真不全是商家耍赖。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确实有6类商品明确不适用7天无理由退货。也就是说,这些商品的商标一旦被摘下、包装被拆开,就不能随便退了。很多人可能平时没注意,等到真要退货才发现“踩坑”了。
这6类商品分别是:消费者定作的商品;鲜活易腐的商品;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以及贴身穿着类的贴身衣物比如内衣、内裤、泳衣等。
先说说最常引发争议的一类贴身衣物。不少人在电商平台买内衣、泳装时,看到模特上身效果不错,尺寸也标注得清清楚楚,结果自己穿上却发现不合适,颜色不对、尺码偏小,或者干脆不喜欢了,想退。可客服一句“已拆标,不支持无理由退货”,直接把人挡了回去。
这规定其实挺合理的。你想啊,贴身衣物直接接触皮肤,一旦穿过或摘了商标,卫生问题就很难保证。就算你只试了一下,别人也不知道有没有穿过。要是允许随便退,商家再卖出去,对下一个买家也不公平。所以这类商品被划出“无理由退货”的范围,更多是从公共卫生和交易安全角度考虑的。
再说说定作类商品。比如你在某平台定制了一件印有名字的T恤,或者让商家按你的尺寸做一条裤子。这种属于个性化服务,做完之后别人没法用,自然不能随便退。不然商家岂不是成了“免费设计师”?这个大家一般都能理解。
鲜活易腐类就更不用说了。前阵子有网友在直播间买了几斤大闸蟹,收到货发现死了两只,要求退货。可问题是,生鲜产品运输风险高,平台通常只承诺“坏单包赔”,但如果你只是“不想要了”,哪怕还没拆箱,也不能走无理由退货流程。毕竟螃蟹不会等你三天才打开箱子。
还有像电子书、音乐、视频会员这类数字商品,一旦你点“下载”或“激活”,系统就认定交易完成,无法恢复原状,所以也不支持无理由退。这点其实在很多人的认知盲区里。有人买了网课,听了一节觉得老师讲得不好,想退,结果平台说“已观看部分,不支持退款”。虽然有点无奈,但从技术逻辑上也说得通。
至于报纸期刊和一次性卫生用品,比如纸巾、湿巾、面膜贴这些,一旦拆封就影响二次销售,尤其是开封后容易受潮或污染,商家当然不愿意收回来再卖。
那是不是说,买了这些商品就“认栽”了呢?也不是。这里得区分“无理由退货”和“有理由维权”。七天无理由退货是方便消费者的政策,但如果你买到的是假货、残次品,或者跟描述严重不符,哪怕属于这六类,照样可以依法维权。比如你买的内衣尺码标错,实际比标注小两号,这就是虚假宣传,完全可以要求退换甚至索赔。
最近也有相关新闻提到,一些电商平台开始优化售后提示。比如在下单页面醒目位置标注“此商品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并在支付前弹窗提醒。有的还增加了“试穿建议”比如内衣类商品会提示“请勿剪标试穿,若需退换请保持吊牌完整”。这些细节虽然小,但对减少纠纷很有帮助。
作为消费者,咱们也得有点“购物常识”。买之前多看评价、问清尺码、留意售后说明,别光看价格便宜就下手。特别是贴身衣物这类商品,能去实体店试试最好,或者选择支持“保留吊牌可退”的商家。现在不少品牌店虽然不支持无理由退,但只要吊牌完好、未水洗,还是可以协商退换的。
说到底,七天无理由退货是一项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好政策,但它不是无限的。任何规则都有边界,既要保护买家,也得兼顾卖家的合理利益。这六类商品被“摘标不退”,不是为了刁难谁,而是基于商品特性、卫生安全和商业逻辑做出的平衡。
下次你在网上买内衣、订制T恤或者下单生鲜的时候,不妨多留个心眼。规则摆在那儿,了解它,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毕竟,聪明的消费者,从来不靠“后悔”来解决问题。
有帮助(185)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