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 134 2382 8883
  • 0755 29301734

注册商标时,类别到底该怎么选?

CHANHAICHANHAI2025年10月08日
业务资料
业务资料编号:326147
您好,关于注册商标时***问题,【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获取

最近,身边不少朋友都在琢磨开个小店、做点副业,有人想搞个自己的咖啡品牌,有人打算做手工饰品线上销售。聊着聊着,话题总会绕到一个共同的“拦路虎”注册商标。很多人一开始都以为,只要把名字设计好、图案画漂亮,去工商局一交钱就完事了。可真正操作起来才发现,光是“分类”这一关就够让人头大的。

你可能也纳闷:不就是注册个牌子吗?怎么还分门别类?其实,这背后大有讲究。

注册商标时,类别到底该怎么选?

咱们国家的商标注册是按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来管理的,这个表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目前采用的是国际通行的“尼斯分类”,一共45个类别,前34类是商品,后11类是服务。简单来说,你卖什么,就得在对应的类别里申请商标。比如你想开奶茶店,那第30类方便食品、第32类饮料甚至第43类餐饮服务都得考虑;要是顺带出周边产品,像杯子、T恤,还得看看第21类和第25类。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但这不是为了为难创业者,而是为了避免市场混乱。试想一下,如果“苹果”既能卖手机又能卖水果还能开餐馆,消费者岂不是要晕头转向?所以,分类的本质是保护品牌清晰度,也让企业能在自己专注的领域建立识别度。

最近有个挺火的例子:某网红酸奶品牌因为只注册了第29类奶制品,结果发现有人在第30类注册了几乎一样的名字卖燕麦杯,线上线下搞得消费者频频混淆。虽然最终通过异议程序维权成功,但过程耗时费力。这件事也提醒大家:选类别不能图省事,得提前布局。

那么,普通人怎么判断该选哪一类呢?

最直接的办法是看“核心业务”。比如你是做美妆护肤品的,第3类日化用品是必选项;如果你开发了一款智能手表,除了第9类电子产品,还得考虑第14类钟表甚至第35类广告销售。有些行业交叉性强,更得留神。比如现在流行的“知识付费”,表面看是课程,属于第41类教育娱乐,但如果配套卖教材、文具,就得再加第16类;要是开了线下培训空间,第43类也可能用得上。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防御性注册。大企业常这么干哪怕暂时不做某个领域,也先把名字占住,防止别人抢注后再反向勒索。比如早年“小米”就在多个类别早早布局,后来真有人想蹭热度注册“小米粥”“小米家电”,都被驳回了。对小商家来说,不一定全类注册,但至少把未来三五年可能拓展的方向先圈起来,能省去很多麻烦。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今年初国家知识产权局推出的新举措:优化商标审查周期,推广“一库一图一表”辅助查询工具。什么意思?就是申请人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同类商标的注册情况、类别分布,自动生成建议清单。这对新手特别友好,再也不用闭着眼乱猜了。

当然,工具再先进,也代替不了基本判断。我建议大家动手前先做三件事:第一,列清楚自己现在做什么、将来可能做什么;第二,查查同行都在哪些类别注册了;第三,花几百块钱咨询专业代理机构,别嫌麻烦。毕竟商标一旦核准,有效期十年,前期多花点功夫,后期少踩坑。

还有人问:能不能只注册一个类别省钱?理论上可以,但风险不小。曾有位做手工香薰的朋友只注了第3类,后来发现电商平台上有同名店铺卖香薰蜡烛礼盒,包装风格还特别像,客户投诉说买错了。虽然法律上她有一定维权依据,但举证成本高,最后只能改名重来,前期宣传全打了水漂。

所以说,分类不是形式主义,而是品牌成长的“地基”。选得准,路走得稳;选漏了,可能一觉醒来发现自家招牌成了别人的嫁衣。

归根结底,注册商标不像点外卖,点错了能退。它更像买房地段类别决定价值,产权专用权保障安全。现在创业门槛低了,但合规意识不能跟着降。花点时间搞懂分类,其实是对自己心血最基本的尊重。

您好,我是业务顾问-Bella

看完还有疑问?添加客服微信,获取详细的业务资料。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

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

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

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

宸海国际活动
嗨,想咨询什么业务?

我是李经理,擅长于香港公司注册、银行开户、税务合规、跨境电商等业务,电话:+86 134 2382 8883(微信同号)或加微信免费咨询。

微信客服

电话

国内:+86 134 2382 8883(微信同号)

香港:+852 54848704

深色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