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 134 2382 8883
  • 0755 29301734

手提包注册商标该选哪一类?

CHANHAICHANHAI2025年10月12日
业务资料
业务资料编号:326880
您好,关于手提包注册***问题,【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获取

最近逛街的时候,看到一家新开的轻奢手袋店门口排起了长队,朋友一边刷着手机一边说:“现在原创设计的手提包太火了,光是品牌注册都得提前半年准备。”这让我突然想到一个看似简单却常被忽略的问题:手提包商标注册到底属于哪一类?

其实,很多人在创业初期都会遇到这个困惑。尤其是做配饰、箱包类产品的创业者,明明设计了一款很有辨识度的手提包,结果在注册商标时才发现类别选错了,几年心血可能白费。

手提包注册商标该选哪一类?

根据我国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常说的“尼斯分类”,手提包的商标注册主要归属于第18类。这一类主要包括皮革及人造皮革制品、旅行用品、伞具、鞭子和马具等。具体到我们日常接触最多的产品,像手提包、背包、钱包、公文包、化妆包这些,统统归在1802群组即“不属别类的皮革、人造革或合成材料制的箱包”。

举个例子,今年年初,杭州一家新兴设计师品牌“简履”就因为商标类别注册不全吃了亏。他们最初只在第25类服装鞋帽注册了品牌名,想着主打的是女包搭配穿搭,结果发现市面上很快出现了同名手提包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品牌形象。后来才意识到,必须补注第18类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核心产品。这件事还被中国知识产权报报道过,提醒了不少初创品牌要“未雨绸缪”。

当然,光注册第18类还不够。如果你的品牌不只是卖包,还想延伸到其他领域,就得考虑多类别布局。比如,你设计的手提包附带智能芯片,能连接手机APP记录出行轨迹,那可能还得注册第9类,涵盖电子设备、智能穿戴装置等。再比如,打算开线下体验店或提供包装设计服务,那第35类广告销售、电商平台、零售服务也得安排上。有些品牌甚至会把第28类玩具、箱包挂件和第3类香水、护理品,如果包内附赠香片一并注册,防止别人钻空子。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最近的一个热点案例。今年4月,广东一位独立设计师起诉某电商平台商家侵权,对方售卖的帆布手提包不仅款式高度相似,连品牌名称都只改了一个字。法院最终支持了原告的主张,判决依据之一就是原告早在三年前就完成了第18类商标注册,并有持续使用证据。这个案子在小红书和微博上引发了大量讨论,不少年轻创业者开始重视起“先注册,再推广”的流程。

那么,怎么操作才算稳妥?建议分三步走:第一,确定核心产品归属类别,手提包毫无疑问首选第18类;第二,结合品牌未来发展方向,预判可能拓展的领域,提前防御性注册;第三,定期监测市场,看看有没有近似商标或仿冒产品出现。

顺便说一句,现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官网已经非常便民,支持在线查询和申请。很多人以为注册商标很麻烦,其实只要准备好身份证或营业执照、清晰的logo图样,选定类别后,全程网办基本都能搞定。费用也不高,个人申请一个类别目前是270元,企业略高一点。当然,如果涉及国际注册或多国布局,那就另当别论了。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商标名称本身要有显著性。比如你取名叫“时尚女包”,这种描述性词汇很难通过审核,因为它不具备识别品牌的独特性。相反,“云袋”“拾光包坊”这类有记忆点的名字更容易获批。去年上海有个团队注册“拎趣”做环保材质手提包,名字俏皮又贴切,不仅顺利下证,还成了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词。

说到底,一个手提包看似只是日常用品,但背后牵扯的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却一点也不简单。特别是在原创设计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消费者愿意为美感和故事买单,品牌更需要用自己的名字牢牢守住这份价值。

前几天路过那家排队的店铺,终于轮到我进店时,店主正在跟顾客聊他们的品牌理念。墙上挂着一张醒目的证书第18类商标注册证。那一刻突然觉得,那不仅仅是一张纸,更是对匠心的一份尊重。

您好,我是业务顾问-Bella

看完还有疑问?添加客服微信,获取详细的业务资料。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

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

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

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

宸海国际活动
嗨,想咨询什么业务?

我是李经理,擅长于香港公司注册、银行开户、税务合规、跨境电商等业务,电话:+86 134 2382 8883(微信同号)或加微信免费咨询。

微信客服

电话

国内:+86 134 2382 8883(微信同号)

香港:+852 54848704

深色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