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在加拿大从事电商、品牌运营的朋友都在讨论一个话题:商标注册被驳回后该怎么办?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个人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加拿大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也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然而,看似简单的商标注册流程,却常常因为一些细节问题卡壳,导致申请被驳回。那么,如果在加拿大提交的商标申请被驳回了,是不是就意味着彻底没戏?其实不然,了解“重申流程”也就是官方所说的“appeal”或“response to office action”是扭转局面的关键。
先来看个近期的例子。今年年初,一位浙江的跨境电商卖家小李在加拿大知识产权局CIPO提交了一个家居用品品牌的英文商标申请。几个月后,他收到通知,称该商标因“缺乏显著性”被初步驳回。小李一开始挺懵的,心想自己花了不少钱设计的品牌名,怎么就“不够特别”了?后来经过专业代理人的分析才发现,他选用的词虽然听起来不错,但属于行业内常用描述词,比如“EcoHome”这种组合,容易被认为只是说明产品环保属性,而不是指向特定品牌。

这种情况其实在加拿大并不少见。根据CIPO发布的2025年度报告,大约有近三成的商标申请会收到至少一次审查意见书Office Action,其中最常见的驳回理由包括:与已有商标相似、描述性强而缺乏独特性、含有地理名称或通用词汇等。但这并不意味着申请就此终结申请人完全可以通过提交书面回应,也就是所谓的“重申”,来争取通过。
所谓“重申流程”,本质上是对审查员提出异议的正式答复。这个过程不是简单地再说一遍“我觉得没问题”,而是要有理有据地解释为什么你的商标应当被接受。比如,在小李的案例中,代理人建议他补充使用证据,证明该商标在市场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别度,并且消费者确实将其视为品牌而非产品描述。同时,还调整了商品类别的表述,避免过于宽泛,最终成功说服审查员撤销驳回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的商标制度近年来经历了一些改革。自2025年起,加拿大加入马德里议定书,并更新了商标法,使得整个注册体系更加国际化。这也意味着审查标准变得更严格,尤其对“显著性”的判断更趋细致。即便是一个在其他国家已注册成功的商标,到了加拿大也可能面临挑战。
那么,面对驳回,普通人该怎么操作呢?
首先,别慌。收到驳回通知不等于失败,反而是深入了解审查逻辑的机会。CIPO通常会在通知中明确指出问题所在,比如“与某注册商标近似”或“可能误导公众”。这时候需要做的,是逐条回应,而不是全盘否认。
其次,可以考虑修改申请。例如,如果是因为图形部分太普通,可以尝试强化文字部分;如果是类别选得太多太杂,不妨缩小范围,聚焦核心产品。有时候,哪怕只是换个字体或颜色组合,都能提升通过率。
再者,提供实际使用证据非常关键。加拿大不像某些国家允许纯“意图使用”的注册,它更看重商标是否真正在商业中发挥作用。所以,如果你已经有销售记录、广告宣传、网站展示等材料,一定要整理好作为附件提交。这些实实在在的证据,往往比千言万语更有说服力。
当然,对于不熟悉法律术语和程序的人来说,找一位有经验的加拿大本地知识产权律师或代理机构会更稳妥。他们不仅熟悉CIPO的内部操作习惯,还能帮你精准把握答辩节奏。毕竟,错过回复期限通常是三个月会导致申请被视为放弃,那就真的前功尽弃了。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TikTok Shop、Amazon Canada等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开始重视海外品牌布局。一位深圳的服装品牌主理人王女士就说:“以前觉得只要货能卖出去就行,现在发现没有注册商标,连平台入驻都受限。”她去年就在加拿大碰过壁,因为同类目下已有相似品牌存在,差点被迫改名。吸取教训后,她现在每进一个新市场,第一件事就是做商标检索和布局。
说到底,商标被驳回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应对。加拿大的这套重申机制,其实是给申请人一次“解释权”,而不是一锤定音的判决。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去理解规则、调整策略,很多看似棘手的问题都有转圜余地。在全球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把品牌保护当成一项长期投资,远比临时抱佛脚来得靠谱。
有帮助(327)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