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做TikTok美区的跨境卖家心里都有点打鼓。原本还在为“黑五网一”这样的购物旺季摩拳擦掌,结果前脚刚经历平台限单风波,后脚美国邮政USPS又对部分中国寄出的小包物流下了“禁令”。这接连两记重拳下来,不少卖家直呼:“旺季还没开始,节奏已经乱了。”
先说说这波限单风波。今年9月以来,TikTok Shop美国站突然收紧了新卖家入驻审核,同时对部分店铺的订单量进行了限制。有卖家反映,原本日发几百单的店铺,一夜之间被系统提示“订单上限已满”,导致大量订单无法履约。虽然平台后来解释称是出于“保障用户体验”的技术调整,但不少中小卖家仍感到措手不及毕竟备货、推广、投流都砸了钱,临门一脚却被卡住。

更让人头疼的是,10月中旬起,美国邮政正式执行新规: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部分轻小件包裹,尤其是重量低于1磅、申报价值较低的“经济类小包”。这类渠道曾是许多低价走量卖家的生命线,成本低、覆盖面广,特别适合发饰品、手机配件、小玩具等轻工业品。如今通道一关,替代方案要么贵得肉疼比如DHL、UPS,要么时效拉长,客户等不及,差评自然就来了。
这背后其实不难理解。近年来,大量低价中国商品通过小包直邮涌入美国市场,虽然满足了当地消费者“花小钱买新奇”的需求,但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海关查验压力大、本地商家受冲击、甚至被质疑存在逃税漏洞。USPS作为公共邮政系统,承受着运营亏损和政策监管的双重压力,这次“断流”某种程度上也是意料之中的调整。
那问题来了:跨境卖家还能不能好好做生意了?旺季眼看就在眼前,库存压着,广告烧着,客户等着收货,难道只能干瞪眼?
当然不是。风浪越大,越要稳住船舵。不少经验丰富的卖家已经开始主动调整策略,化被动为主动。
首先,物流上“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过去依赖单一渠道确实风险高,现在越来越多卖家开始布局多元化物流体系。比如,提前把货发到美国本土的海外仓,客户下单后直接本地发货,3-5天就能送达,体验好、时效稳。虽然前期要承担仓储成本,但在旺季追求转化率和复购率的背景下,这笔账其实划算。像万邑通、燕文、递四方这些服务商,都在加码美国海外仓资源,配套的一站式FBA补货、退货处理也日趋成熟。
其次,产品端也开始“去低价内卷”。以往靠“9.9包邮”冲销量的模式越来越难走通。聪明的卖家正在转向“小而美”的选品思路找差异化、有设计感、能讲品牌故事的商品。比如最近在TikTok上火出圈的一款可折叠硅胶水杯,主打环保和便携,单价卖到15美元,照样月销数万单。关键就在于营销做得好,短视频展示使用场景,达人种草带情绪,用户买的不是杯子,是生活方式。
再者,合规意识也在提升。这次USPS禁令其实也敲了警钟:灰色操作空间越来越小,未来拼的是谁更规范。注册美国EIN税号、做好产品认证如FDA、FCC、如实申报货值,这些看似麻烦的步骤,反而能帮你避开后续更大的雷。已经有第三方服务商推出“合规包”服务,从税务登记到标签打印一条龙解决,让中小卖家也能轻松上车。
值得一提的是,TikTok本身也在释放积极信号。尽管限单让人心慌,但平台近期加大了对优质商家的扶持力度,比如开放更多直播权限、增加商城入口曝光、推出“黑五专属流量池”。只要店铺评分高、履约稳定、优质,依然有机会拿到平台红利。说白了,规则变了,但机会没消失,只是门槛更高了。
归根结底,跨境电商的野蛮生长时代正在过去。从前靠信息差和价格战就能赚钱的日子一去不返,接下来比拼的是供应链韧性、本地化运营能力和长期品牌思维。风浪总会过去,留下来的,往往是那些早早系好安全带、看清方向的人。
这个冬天或许有点冷,但真正用心做生意的人,从来不怕换季。
有帮助(206)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