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食用油市场的讨论又热了起来。一则“某知名品牌花生油被检出微量黄曲霉毒素超标”的新闻上了热搜,虽然企业迅速回应称是批次问题并已下架处理,但还是让不少家庭主妇在超市油品区驻足犹豫:到底该怎么选油?与此同时,一些小众品牌和自榨油坊开始受到关注,甚至有创业者打算推出自有品牌的花生油。这时候,一个问题就冒了出来:花生油商标注册属于几类?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背后涉及的是整个商品分类体系和品牌保护的逻辑。我们先说总结花生油的商标注册属于第29类。
根据我国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尼斯分类”,第29类主要包括肉、鱼、家禽及植物性食品,尤其是经过加工或保存的食品。具体到食用油产品,像花生油、大豆油、橄榄油、菜籽油等,都明确归在这个类别里,子项目通常是“食用油脂”或“食用油”。
可能有人会问,那厨房用的油不也算“日用品”吗?为什么不是第3类化妆品、清洁剂或者第5类药品、医用营养品?这里要解释一下,商标分类的核心依据是商品的功能和用途,而不是它的使用场景。花生油虽然是厨房里的常客,但它本质上是一种可食用的加工食品原料,所以归入第29类更准确。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现在不少花生油品牌开始强调“冷榨”“非转基因”“零添加”等卖点,甚至推出了有机认证系列。这些差异化定位,也让商标注册变得更加重要。一旦品牌名称被抢注,不仅前期宣传打水漂,还可能面临法律纠纷。比如去年就有个案例,山东一家小油坊花了十几万做包装、打广告,结果发现“XX香”这个名字早被云南一家公司注册了,最后不得不改名重来,损失不小。
所以,对于想进入食用油市场的新玩家来说,尽早注册商标是关键一步。除了第29类的“食用油”之外,如果企业还打算做调味品组合装比如油+酱油+醋的礼盒,那就还得考虑第30类,包括调味品、酱料等;如果要做线上销售,涉及电商平台、APP下单等服务,第35类广告销售也得注册,防止别人蹭流量。
再回到消费者视角。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正规厂家的花生油在上市前不仅要通过食品安全检测,还得完成商标注册、生产许可、标签备案等一系列流程。这也是为什么大品牌的油虽然贵一点,但相对让人放心。而街边一些“现榨花生油”,虽然香气扑鼻,但往往没有注册商标,也没有完整的质检记录,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市场监管总局去年就提醒过,自榨油因工艺简单,容易残留黄曲霉毒素,长期食用对肝脏不利。
当然,也不是所有带“花生油”字样的都能随便用。比如“鲁花”“金龙鱼”“福临门”这些知名品牌,早就把相关类别全类注册了,连字体、图形、发音近似的都被围起来保护。这就是所谓的“商标防御策略”。普通人起名字时最好避开这些雷区,别以为换个偏旁或调个顺序就没事,真打起官司来,法院看的是整体辨识度。
说到这儿,顺便提一句最近的趋势:越来越多地方特色农产品开始重视品牌化。比如广东的清远花生油、山东的平度大花生油,当地合作社正联合申请地理标志商标,走精品路线。这说明,哪怕是传统粮油,只要打好品牌牌,也能卖出附加值。
花生油虽小,背后的商业逻辑却不简单。从一粒花生到一瓶油,再到货架上的品牌,每一步都需要合规操作。而商标注册,就是品牌迈出的第一步。选对类别,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对消费者和自己负责的表现。毕竟,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谁都不想因为一个名字的问题,让好油蒙了尘。
有帮助(63)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